快眼看书迷 - 经典小说 - 赛博狩猎(百合/黄暴/微恐)在线阅读 - 第五章我好像见过她

第五章我好像见过她

    

第五章我好像见过她



    B市,七月,下午一点,省级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。

    盛夏的毒日头正悬在中天,将整座城市炙烤成一个巨大的蒸笼,但在这栋大楼里,冰冷的中央空调隔绝了所有暑气,只余下一片令人心悸的寒意。

    总队偌大的办公室墙上,巨幅电子屏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无声地倾泻,上面跳动着复杂的监测数据和图像,宛如脉搏般急促。服务器机柜嗡嗡作响,像暗沉的鼓点,不断提醒着这里没有片刻的停歇。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,鼠标的轻快点击混杂其中,仿佛是战场上密集的枪声,急促、凌乱,却带着冷硬的秩序。

    长方形会议桌前,十几个人围坐其中,她们是省内顶尖的网安警官、技术专家、警察、犯罪心理分析师等。此刻,大家全都眉头紧锁地盯向前方的主屏幕,神情肃穆。空气中飘散着咖啡与茶叶混合的味道,苦涩、微香,又带着一丝焦灼和疲惫气息。

    她们正在啃一块淬了毒的硬骨头——代号“伊甸园”的未成年人网络性侵害案。

    坐在主位上的程雪岩,将指尖冰凉的触感从光滑的会议桌上收回,贴近了手边那杯微烫的黑咖啡。作为中央网安办公室下设的网络综合治理局副局长,她主持破获过无数重大网络犯罪案件,深知黑暗网络背后的疯狂与狡诈。她这次被紧急下派至B市,临时担任专案组负责人。

    六个月前,邻国H国破获一起震惊世界的网络性侵害案件。几乎是出于一种猎犬般的本能,C国国内资深调查记者冯敏,立刻将目光投向了C国潜藏在网络阴影下的同类罪恶。她用半条命换来的材料,捅开了国内一个隐藏在加密通讯软件深处的地狱。

    起初,冯敏以“潜在贡献者”身份潜入“伊甸园”群,花了两个月时间逐步获取信任,提供了一些伪造的“低级”内容作为诱饵。同时,她秘密联系了网安局的热线,提供初步情报,避免自己孤立无援。卧底总计四个月,她收集了群聊记录、交易截图和受害者的零碎叙述,才正式向警方提交证据。

    但卧底的代价极其沉重。这四个月中,冯敏的身体和精神已经受到严重伤害。她常常抑制不住地干呕,胃液的酸涩灼烧喉咙,只能靠冷水大口漱下,勉强压住身体和心灵的反抗与恶心,夜里也时有恐怖的梦魇,将她拖入无尽的深渊。

    然而,当正义的序幕拉开,报复的阴影也随之而至。冯敏报警后不久,群主“Eve”便在数万人的主群里,用一种戏谑的语气公开点名威胁她——“有本事就来抓我。”

    冯敏早已被警方纳入保护,并接受心理干预,但这种漫长而隐秘的心理创伤,不知何时才能止住。

    “伊甸园”,多么讽刺的名字。

    “伊甸园”主群成员已超两万,付费准入,其下更是衍生出“绿奴”、“露出”、“强jian”等几十个主题各异的子群,总体人数规模已突破十万。群内有严格的准入门槛,需要提交所谓的“原创作品”或支付更高额的费用,交易严格匿名,内容从分享视频、实时直播,到组织线下的“聚会”,形成了一条完整而血腥的产业链。

    由于案件牵涉多名未成年受害者,传播链条跨越多个省份,甚至出现组织化的“线下活动”,在B市省级立案一个月后,中央下派领导小组抵达,成立了联合专案组,统一调度。

    可专案组成立至今,已经整整一个月了,她们面对的依旧是一堵密不透风的高墙。目前抓获的有几个在社交媒体上负责“引流”的外围成员,他们为了赚取佣金,像工蚁一样将新的受害者或猎奇者引入这个地狱。此外,根据资金流向的线索顺藤摸瓜,警方也锁定了一批付费会员和运营者的身份。

    但这些都只是“伊甸园”庞大身躯上无足轻重的末端。至今为止最大的突破,是抓到了一个叫赵明博的中上层核心。

    这次的临时紧急会议,正是由那个身处黑洞中心的魔鬼,“Eve”,亲手召开的,他在群内点名向警方发送了一段视频。

    画面一亮,视频里的背景似乎是一个被刻意布置过的昏暗卧室。镜头粗暴地推近,一个戴着半张黑色面具的女孩蜷缩在地板上,瘦小的肩膀剧烈地颤抖。她身上那件单薄的白色T恤被撕扯得不成样子,裸露出的手臂、小腿、脖颈上,布满了深浅不一的青紫色淤痕。压抑的哀求和呜咽从面具下传来,尖锐而微弱,每一声都像针扎进人的心里。

    忽然,一个雌雄莫辨的电子合成音响起,冰冷得不带一丝人类的情感。

    “抓狗,是会惹怒主人的。”

    镜头被拉近,对准了女孩被反绑在身后的双手,她的手腕被尼龙扎带紧紧地勒住,赤裸而僵硬,那里已经因为充血而肿胀发紫,一道道血痕触目惊心。

    电子音再次响起,语调中带着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、仿佛在欣赏艺术品般的冷笑:

    “48小时后,我会向‘伊甸园’的所有成员直播,如何将这个‘作品’彻底完成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一个的警告。立刻停止你们无用的调查。”

    视频的最后,镜头剧烈晃动,仿佛被人恶意甩着,画面在一片刺耳的噪点中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空调吹出的冷风仿佛带着一股阴森的寒气,顺着人们的脊椎一路攀爬,直往骨头缝里钻。

    一片长久的死寂。

    “我们一直被牵着鼻子走。”程雪岩的声音打破了沉默。她的语调一如既往地冷静,却掩不住嗓音深处因愤怒和疲惫而透出的沙哑。她的眼眶因布满血丝而泛着微红,眼圈乌青,平日里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长发,此刻也只是用一根黑色发绳随意地在脑后扎成一束,几缕碎发散落在她光洁的额角,添了几分倦色。

    程雪岩端起那杯黑咖啡一饮而尽,用那股极致的苦涩,强行压下心头翻涌的怒火。她很清楚,她不能倒下,不能流露出丝毫的软弱。她是这里的定海神针,背后不仅有整个警方团队的注视,更有无数个像视频中那样,正在黑暗里等待救援的脆弱生命。

    “技术组,有什么新进展?”她那双锐利的眼睛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,最后定格在技术负责人的脸上,声音冷硬如铁。

    “没有很大的进展。”技术部组长艰难地开口,摇了摇头,带着干涩的叹息,“‘Eve的反侦察能力挺强。服务器架在境外,用了至少三层以上的代理和混淆,所有指令都通过加密信道分发。我们甚至无法确认,Eve究竟是一个人,还是一个团队。”

    对方顿了顿,补充道:“好消息是,我们成功恢复了之前抓捕的几名运营者手机里的数据,有一些零碎的线索,我们正在分析。”

    “资金链呢?”程雪岩的目光转向另一侧的经济情报专家。

    “还在继续推进。加密货币交易,一旦经过混币器,链上追踪的线索就会有些断裂。”另一名经侦专家开口,手指在笔记本触控板上来回摩挲,显得焦躁,“我们正全力从出金渠道反推,追踪资金的流向,找到‘大鱼’溅起的水花。”

    “赵明博审得怎么样?”程雪岩继续追问,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。

    “嘴硬。”审讯组的人干脆地回答,“他只承认自己是‘作品’的搬运工,坚称没拍摄,没制作。他说从没见过Eve,所有联系都是加密信息。唯一的描述是,Eve自称是男性,声音经过处理,但能听出极度自信。”

    一个个消息接连砸下,会议室里的气氛被压到了冰点。Eve就像一个幽灵,藏身在网络深处,用那48小时的倒计时,公然戏耍着省级顶尖的网警。

    案件再次陷入僵局。

    坐在角落里的一位年轻女警,正专心致志地反复逐帧分析视频。她将那段视频的音频导入了声纹分析系统,一遍又一遍地过滤着杂音,放大着受害者那微弱的、断断续续的呜咽。

    忽然,她的身体定住,手指停在键盘上不动,瞳孔微微放大,仔细听着耳机里传来的声音,那声音里有一种奇特的、小兽般的悲鸣,这种频率和质感,让她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熟悉感。

    她猛地抬起头,眼中没有恐惧,只有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和冷冽的确定。她的声音不大,穿透死寂般的会议室,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:

    “程队!”

    程雪岩的目光瞬间锁定在她身上。

    那位女警深吸一口气,指着屏幕上被定格的女孩特写,一字一句地说道:

    “我好像见过视频里的这个女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