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眼看书迷 - 同人小说 - 【瓷all】瓷想要干翻全世界在线阅读 - 工业发展的深入交流(瓷德)

工业发展的深入交流(瓷德)

    瓷躺在酒店床上,紧锁眉头望着天花板那繁复花纹的吊顶一动不动,一脸严肃又为难的模样,任谁看了都会以为他在思考什么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难题。

    等下去吃烤肘子呢?还是吃鱼rou汉堡?或者煎香肠?

    要不回国吃吧……

    蒜鸟蒜鸟,别挑鸟,还是起来赶紧工作鸟。

    瓷来了个鲤鱼打挺,终于从床上下来了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昨晚和日玩太狠了,他的糖原消耗异常,现在饿得慌。可是下午约了德讨论两国关于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事宜,自己现在好歹要再过一遍资料才行。

    于是瓷只好打电话让酒店把早餐送上房间,送来什么吃什么吧。

    不出意外,是德国非常传统的早餐拼盘,就像总是送钢笔作为伴手礼、一年四季都戴眼镜穿西装的德意志,虽然没有新意,但内容挑不出一丝错误。

    所以当瓷进入会议室看到德还是老装扮时,忍不住在心底吐槽,怎么一天到晚就知道穿黑灰粽的西装,你邻居那丰富多彩的穿衣风格怎么就没传染给你一点,而且你一个意识体又不会近视,天天戴着个黑框眼镜想干嘛?

    瓷不理解,但他不说:“下午好啊!德。”

    瓷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安静。德正坐在长桌另一端,面前摊开着厚厚的文件和平板电脑,闻声抬起头。

    “下午好,瓷。”德站起身,一丝不苟地点头致意,点头角度像是用尺子量过。他推了一下鼻梁上的黑框眼镜,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冷静。“很高兴你的到来。相关资料我已准备完毕,我们可以随时开始。”

    瓷笑眯眯地走过去,非常自然地拉开德旁边的椅子坐下,而不是按照惯例坐在谈判桌对面。“先别急,德。我们可以先寒暄一下,让大脑先适应适应,等下才好高效运转,你说是不是?”

    德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硬了一下。他显然不习惯有人,尤其是另一位大国意识体,在会谈中坐得离自己如此之近,而且还说要闲聊一下……

    “我们原定于14:30分开始,首先就工业4.0标准对接框架进行磋商,目前还剩2分钟。”德试图直接了当地进入话题,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调整了一下已经非常整齐的文件边缘,“为了能顺利推进议程,我认为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为什么要戴眼镜?”瓷突然打断了德的发言,身体微微前倾,目光落在了那副黑框眼镜上。瓷不理解,但他想问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德的话戛然而止。他很疑惑中国人的寒暄是喜欢一上来就问人隐私吗?德下意识地又推了推眼镜,决定搪塞过去:“呃……这只是标准搭配。”

    瓷当然不信,他可没听说哪个国家的商务着装要求必须戴眼镜。不过他也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,只是想逗逗德。

    “你的领带夹很别致。”瓷依旧保持身体微微前倾的姿势,目光往下游走,落在了德那枚款式经典、毫无装饰的银色领带夹上,“和你眼睛的颜色很像,都是这种……嗯……冷静又精准的灰银色。”

    德显然没有料到瓷的话题竟然始终围绕着自己的着装,这些有点“越界”的亲昵话语让德想起他的邻居法兰西。那个家伙也很爱说这样的话,不同的是,瓷的语气和神情没有那么夸张和轻佻,而是非常认真诚恳。

    看到瓷一脸真诚欣赏的模样,德的大脑有那么一瞬间的卡壳,好几秒后,德才似乎重新加载成功,语气变得有些刻板,几乎像是在背诵手册:“感谢……观察。这也是标准配件。现在,时间已经到了14:30,我们是否……”

    “当然,工作第一。”瓷从善如流地靠回椅背,笑容扩大了几分,仿佛刚才只是随口一提的小插曲。但他清楚地看到,德的耳根,在会议室明亮的灯光下,泛起了一层极其不易察觉的淡粉色。

    呵,果然。瓷心情愉悦地想。比对付那个心里九曲十八弯的邻居有趣多了。

    德深吸一口气,仿佛要重启整个系统,然后终于点开了平板电脑上的第一份文件,用他那标志性的、毫无波澜的语调开始:“那么,关于中德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的第三次联席会议备忘录,请允许我重申几点关键……”

    会议终于步入德所熟悉和掌控的轨道。他讲解严谨,条理清晰,数据准确无误。

    只是,在整个过程中,他的视线始终牢牢锁定在屏幕和文件上,罕见地没有与瓷进行任何眼神交流。

    而那枚被“赞赏”过的领带夹,他似乎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,偶尔会极其快速地用手指触碰一下,确认它是否还在正确的位置上。

    瓷一边听着,一边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,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意。

    会议终于在德的严谨把控下高效地完成了所有议程。虽然很多地方都只是双方充分交流了意见,但也算是达成了预期目标。德合上最后一份文件,一丝不苟地整理好所有材料。

    “感谢你的合作,瓷。今天的讨论富有成效。”德站起身,再次用那种量角器般精准的幅度点了点头,准备离开。

    “等等,德。”瓷也笑着站起身,无比自然地拦在了他和门之间,“正事谈完了,但为了巩固我们刚才达成的‘共识’与‘互信’,我认为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……非正式的、增进感情的交流。”

    德微微蹙眉:“我不认为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看,”瓷打断他,语气诚恳得像是在陈述一条物理定律,“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,不能只建立在冷冰冰的会议桌上。就像最精密的机床,也需要适当的润滑和养护,才能发挥最佳效能,不是吗?理解和信任,往往在工作场合之外更容易建立。我相信,这有助于我们后续在智能制造标准的具体落地环节,减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……嗯……摩擦系数。”

    一套结合了合作精神、工程术语和逻辑因果的完美话术,直接被瓷扔了出来。

    德的CPU开始高速运转,试图找出这段话里的逻辑漏洞。增进感情→巩固共识→减少摩擦→促进合作……这个推论链,在理论上……似乎……成立?虽然他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,尤其是“摩擦系数”这个词在这里的用法让他感到困惑,但瓷的表情太过正经,理由听起来也太像一份无可挑剔的项目建议书。

    他沉默了足足五秒,最终基于“优化合作流程”的最高优先级原则,给出了回应:“……合理的建议。那么,你提议的‘非正式交流’形式是?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啤酒馆,那里的黑啤口感非常……标准化。或者你有什么推荐的。”瓷的笑容人畜无害。

    于是,二十分钟后,德正襟危坐地出现在了一家喧闹的传统啤酒馆里,与他身边放松靠在木椅背上的瓷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德面前放着的一升装啤酒杯,液面高度下降的速度远远慢于瓷的那杯。

    “放松点,德,这不是在工作。”瓷抿了一口醇厚的啤酒,泡沫在他唇上留下一点浅浅的痕迹,“说起来,你们在制定工业4.0标准时,是怎么考虑……”

    瓷的话题似乎又回到了工作上,德立刻被吸引,开始认真地阐述起来。然而,就在德完全进入状态时,瓷又会突然把话题跳开到完全不相干的地方。

    比如,在德详细解释了某个接口协议后,瓷会突然问:“那你觉得这杯啤酒的泡沫密度,达到优秀标准了吗?”或者,在德分析完一个供应链模型后,瓷会望着吧台方向说:“那位酒保的胡子修剪得很对称,符合你的审美吗?”

    德一次又一次地被这种毫无征兆的话题跳跃打断,他的逻辑链频频断裂,脸上的茫然表情越来越频繁地出现。他试图用“这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”或“缺乏相关数据支持”来回应,但瓷总是能笑着用“这只是闲聊嘛”、“放松大脑”之类的话轻巧带过。

    德的大脑持续处于一种低度过载的状态,酒精似乎加速了这种混乱。当他发现自己第三次下意识地推眼镜时,才惊觉自己已经被瓷半哄半骗地带离了酒馆,甚至站在了酒店电梯里。

    “等等……瓷……我认为‘非正式交流’不应包括……”德试图在电梯上升的短暂时间内重启他的安全协议。

    “包括‘实地考察’和‘环境适应性测试’?”瓷笑眯眯地接话,电梯“叮”的一声到了他的楼层,“放心,只是换个更安静的环境,继续我们关于……嗯……‘降低合作摩擦系数’的探讨。”他特意重读了那个让德逻辑混乱的词。

    当酒店房门关上,瓷的吻不由分说地落下来时,德那套严谨程序,终于在酒精和这种完全无法用逻辑处理的“东方加密交流方式”双重攻击下,彻底蓝屏了。

    他的眼镜被瓷轻轻摘下的那一刻,德下意识地缩了一下,仿佛失去了某种重要的屏障。

    “现在,”瓷的目光灼灼,手指抚上德因为震惊而有些发烫的脸颊,拇指摩挲着他的下唇,“我看清楚你了。”

    没有了眼镜的阻挡,德那双总是隐藏在镜片后的眼睛完全显露出来,此刻因为震惊和无措,显得比平时更加清晰,甚至带着一丝罕见的茫然和无辜。

    瓷觉得得到德表情实在是太犯规了,忍不住一下子又吻上了对方的嘴唇,解除了双方的衣物。

    意乱情迷中,德已经被瓷压在了床上从上到下亲了个遍。被亲过的地方仿佛有小火苗在上面燃烧,炽热的感觉以及被亲抚后的舒适,带给德难以言喻的混乱,“嗯……瓷……我觉得难受……”

    瓷停下了动作,手抚上德的脸颊,一脸关切地看着德:“哪里难受了?”

    “全身都难受……身体热……脑袋晕……”德全然不知自己迷离恍惚间说出的这句话,落在瓷的耳朵里是一种怎样的邀请。

    “没事的,我会帮你的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当一切渐歇,德的理性似乎才开始缓慢回笼。他看着被放在床头柜上的那副黑框眼镜,忽然用一种近乎学术讨论的、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委屈的语调开口:

    “我需要它。”

    “嗯?”瓷支起身,看着身下的人,有些好奇。

    “眼镜。”德的目光依然坚持不去看瓷,只是盯着那副眼镜,仿佛在做一个严谨的陈述,“没有度数。但数据分析表明,佩戴它能使我在国际谈判中的可信度提升大约7.3%,同时让对方更倾向于认为我成熟、稳重、值得信赖。”

    他说得那么认真,就像在汇报一项科研成果。

    瓷愣了一下,随即低低地笑了起来,笑声从胸腔震动着传递出去,最后变成了难以抑制的大笑。他俯下身,重重地亲了一下德的额头。

    “我的天……就因为这种理由?”瓷简直爱不释手了,“你们德国人的数据思维真是……可爱到令人发指。”

    德似乎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笑的,但他看着瓷近在咫尺的、毫无阴霾的笑脸,感受着额头上残留的温热触感,第一次觉得,或许有些“非标准化”的变量,其存在价值……无法完全用数据来衡量。

    他只是抿了抿唇,最终选择保持沉默,但耳根那刚刚褪去不久的粉色,又有悄悄蔓延的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