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眼看书迷 - 经典小说 - 女收藏家(现代 1v1)在线阅读 - 56. 给我一个坐标

56. 给我一个坐标

    

56. 给我一个坐标



    黑色轿车平稳行驶,将訇逦大道86号那悬浮云顶抛在身后。

    流动的路灯光影在车厢里明明灭灭,像温柔的抚触,掠过周以翮搭在方向盘上的手,又滑过利筝微微起伏的胸口。

    霓虹灯牌是拉长的色带,模糊不清,像一场正在无声谢幕的庆典。

    利筝没有看窗外。她侧头注视着身旁的男人。

    他解开了衬衣最上面两颗扣子,领口松了几分。这个变化让他平添些许落拓。

    她注意到他的食指正轻叩着方向盘——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。

    今晚,是第二次,以“伴侣”的身份,完整体验与他并肩而立的感觉。

    今晚,他得体地扮演了她需要的角色,或者说,他仅仅是做了他自己——冷静,理性,在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回应,不需要时便退回到他自己的界限之内。

    他的“合宜”,愈发印证了她对他的珍视。

    他的价值在于脑干方寸之间的生死较量,在于手术室里不容玷污的神圣专注。

    他存在的维度,远高于那个充斥着评估、试探与虚浮价值的名利场。

    他与那个世界“格格不入”。

    他值得她如此慎重。

    值得她献上此际所能的最高致意——去守护他那不容玷污的专注,守护他那个澄澈而崇高的世界……

    以及,守护他所向往的秩序。

    “累了?”他突然问。

    “还好。只是明天一早有个越洋会议,需要准备些资料。”

    周以翮闻言,只是极轻地“嗯”了一声,表示知晓。

    他没有问她会议的具体内容,也没有提议稍后联系。

    车厢内重回寂静。

    直到车子因前方红灯平稳停驻,中控台暗格里,他的手机屏幕在昏朦中亮起。

    他瞥了眼来电显示,伸手取出它。

    利筝注意到他拇指在接听键上停顿一瞬,随即才划开,将手机举至耳边。

    利筝能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模糊声音,提及“患者指标”、“麻醉评估”。

    他听着,目光落在前方的红灯读秒上,只间或回应“可以”、“维持原方案”、“等我回去看”。

    通话在他重新挂挡起步前结束。

    “明天第一台手术,”他告知她,“推迟半小时。”

    “你该好好休息。”她说。

    “你呢?”

    这两个字问得平静。

    她望向窗外,城市灯火在视线里模糊成片。

    “最近,可能会出门一段时间。”

    她没有说去哪里,没有说多久。

    车厢内陷入更深的寂静。

    他的手指在方向盘上再次轻叩,就一下,随即停住。

    他听懂了这平静下的惊雷。

    他想问,想确认,想用他惯有的理性去厘清这团迷雾。

    他该直接问清楚时间、地点、缘由,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但此刻,他清晰预感到,那迷雾之后,是他不愿面对的答案。

    他不能问,不敢进,生怕一个唐突的举动,便亲手加速那个他隐约感知到的结局。

    他了解她。若她不愿说,追问只会让今夜的分别显得更加狼狈。

    车子停在她公寓楼下。引擎熄火,更深的寂静笼罩下来。

    利筝侧身,准备打开车门。动作进行到一半,她停顿了,像某种仪式性告别。

    她转回身,目光认真地落在他脸上,从他的眉骨,到鼻梁,再到那双总是沉静的眼睛。

    “今晚,谢谢你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里每个字,都带着她心知肚明的重量。

    周以翮静静看着她,在等一个更明确的句点。

    “你明天还有手术,”她最终只是说,“早点休息。”

    利筝推门下车,没有回头。高跟鞋敲击在地面上的声音,在寂静夜里显得格外清醒、笃定,一步步,丈量着通往既定未来的距离。

    就在她即将走进公寓大门时,身后传来车门开启的声响。

    她停下脚步。

    周以翮走过来,夜色在他肩头笼下深沉阴影。

    “你的手表。"

    她这才发现腕间空空如也。那块白金链表不知何时松脱,正静静躺在他的掌心。

    “谢谢。”她伸手去接,指尖不可避免地触到他掌心。

    就在她准备收回手时,他的手指微微收拢,将表和她的指尖一同轻握住。

    “利筝。”他唤她的名字,声音严肃,“在神经外科,我们最忌惮的不是肿瘤本身,而是手术中的未知出血点。”

    她抬眸,对上他深不见底的眼睛。

    “你现在做的,就像在不确定出血点的情况下,强行缝合。”

    她想要抽回手,却被他更紧地握住。

    “给我一个坐标。”他的目光锁住她,“至少让我知道,如果发生最坏的情况,该往哪个方向寻找。”

    夜风掠过,吹动她额前的碎发。在这个瞬间,她几乎要妥协了。

    但下一秒,青梅瓶碎裂的声音在记忆中回响。她想起那些逐步升级的警告,想起夫人凝重的眼神。

    她轻轻抽回手,将表戴回腕间。金属表扣合上的瞬间,是一声微弱的锁响。

    “周以翮,”她终于开口,声音轻得像叹息,“你的手术刀,比我的路更需要稳定。”

    这一次,她没有再停留。

    周以翮站在原地,直到那抹珠灰色的身影彻底不见,他才缓缓松开不知何时握紧的左手。

    直到走进电梯,金属门合拢,将外界彻底隔绝,她才终于允许自己闭上双眼。金属表带硌进她的手腕,像镣铐,锁住所有未竟的言语。

    回到空旷的公寓,她没有开灯,径直走到巨大玻璃窗前,窗外是永不眠的城市灯火。

    今晚的画面一帧帧在脑海中回放。

    夫人那句“万事小心”的郑重,与青梅瓶碎裂的阴影重叠。

    周以翮在宴会中那无可指摘的、抽离的身影,如同定格影像,无比清晰。

    他的世界,由生命、理性与不容置疑的秩序构成,坚固、通透。

    而她的前路,是国家文化尊严与个人声誉的豪赌,是充满警告、威胁与必要手段的浑浊博弈。

    他的通透与稳定,源于对单一真理的信仰和掌控;而她要面对的,是多重立场与灰色地带的无序绞杀。

    这种本质的差异,使得他的稳定无法,也不应,用来锚定她的风暴。

    他们是运行在不同轨道上的星体,遵循着不同的引力法则。

    他最好归宿是他的无影灯下,那片需要绝对秩序与专注的圣地。而她,必须踏入泥泞,在混沌中完成她的使命。

    所以,他的反应越是稳定,就越像一件被时光与信念淬炼出的、理应被珍藏在博物馆防弹玻璃后的顶级汝瓷。

    她越是欣赏其坚固,就越要保护好他——让他远离她即将掀起的、可能击碎一切平静的尘埃与震荡。

    这是她所能给出的,最高级别的珍视。

    夜色深沉,吞没了所有未说出口的言语,和那个在窗前伫立了整夜的、孤独的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