抬头见树
抬头见树
到了胡奶奶家,许听把背篓放进厨房,将里面的东西简单归置好,又走到厨房后门捡起柴火,生火煮饭。 胡奶奶家的柴火,自从许听常来后,基本都是她上山捡的。老人行动不便,加上眼睛看不见,捡柴的事自然就被许听承包了。胡奶奶知道后,一直不让许听上山,觉得她一个女娃娃在山里不安全。许听明白老人是担心自己,每次便都偷偷去,不跟胡奶奶说,只把柴堆在后门的柴火垛里就悄悄离开。 火生好后,许听把米淘干净放进锅里,盖上锅盖,架在火上烧。此时胡奶奶正在客厅编竹篮,许听走过去,坐在老人身边。 “丫头,今晚想吃什么?” 胡奶奶手里的活没停,眼神却朝许听坐的方向望过来。 许听在老人手背上轻轻点了三下, 这是她们约定的暗号,意思是 “听你的”。许听只会些简单的交流手势,没法正常说话,当初还是请高老板帮忙转告胡奶奶,用 “手背点几下对应几个字” 的方式交流。大多时候都是胡奶奶问、许听答,只有偶尔胡奶奶误解了意思,许听才会写张纸条递到她手里。胡奶奶也是第二天出门摆摊时碰到高老板,才彻底弄明白这些暗号的含义。后来交流多了,两人简单沟通基本没什么问题。这是属于两个特殊的人的交流方式,她们早已真诚地把彼此当作家人。 胡奶奶的命很苦,幼年丧父,母亲生她时就撒手人寰,家里老一辈的人也基本在饥荒年代相继离世,她是独自一人摸爬滚打长大的。不过年轻时的胡奶奶,日子可比现在热闹 , 许听曾听她提起过,年轻时的自己胆子大,倒过斗、南下卖过服装,什么活都肯干,攒下的钱全用来给自己买了房子。至于胡奶奶的眼睛是怎么看不见的,胡奶奶没主动说,许听也没问。 胡奶奶年轻时去过很多地方,总把看到的风景、遇到的人文趣事讲给许听听。许听每次听完,都会在她手背上点三下,意思是 “真厉害”。 这天,胡奶奶讲完往事,语气温柔地说:“孩子,人眼睛看不见了,就会学着用耳朵、用手去感受这个世界。风会告诉你,南海的季风来了,带着绿油油的夏天和满是香气的大地;鸟儿也会来,然后慢慢走进你的世界。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,就算是死亡,也会给人留片刻回忆的时间。 “我听杂货铺的老板说起过你小时候的事,我们听听啊,真是个勇敢的孩子。感谢老天让我遇到你,让我这快要枯萎的生命又重新有了生机。那天你背着我的时候,我心里特别知足。 我年轻时啊,就因为长了双‘不识人’的眼睛,老天大概觉得可惜,便在我知天命的年纪把它收回去了。我怨恨过,也自甘堕落过,直到那天你把我从雨里扶起来 , 那一刻,我忽然觉得自己的生命又‘活’过来了,身体里积攒多年的沉闷,好像全都蒸发掉了。我想,我的眼睛其实又‘清明’了,因为我正被一片树荫好好护着。” 许听听完,沉默了几秒,伸手把胡奶奶轻轻抱进怀里,一下下拍着她的后背,像安抚一个需要依靠的孩子似的,安抚着这位看似坚强的老人。胡奶奶感受到背上的触感,嘴角露出温暖的笑容。她放下手里的竹篮,脚步稳当地走进厨房 , 这么多年下来,她早就摸清了家里物品的摆放位置,做饭更是拿手活。 许听还是不放心,默默跟在她身后进了厨房,想帮着切菜,却被胡奶奶摆手拦住,让她到一边歇着。许听只好作罢,乖乖做起了添柴火的活。 两人吃完晚饭,许听收拾好碗筷,把白天晾晒的衣服都收进屋里,便准备跟胡奶奶告别。胡奶奶本想留她过夜,许听赶紧把手里的面粉递到老人面前,扶着她的手摸了摸。胡奶奶一看,便笑着不再挽留:“回去路上小心啊,我就不送你了,明天记得来,奶奶给你做炒豆子。” 许听在她手背上轻点两下表示应下,又伸手环抱住老人,把脑袋在她肩膀上靠了几秒,才起身离开。胡奶奶对着她的背影摆了摆手,大声叮嘱:“路上注意安全啊,丫头!” 许听听到后,回头点了点头,身影渐渐融进夜色里。 凌晨四点,许听的生物钟准时 “响” 了 —— 她睡觉基本不戴耳蜗,这些年从没睡过整觉,总是凌晨四点就醒,也不需要闹钟;要是遇上不用写题的日子,甚至凌晨一两点就睡不着了。 她起身收拾好自己,走进厨房准备做蛋糕的材料,开始打鸡蛋。因为没有打蛋器,只能用手搅打,往往要耗费好长时间。十几分钟后,她把筛好的面粉放在一旁,将打发的鸡蛋液倒进面粉里,继续搅拌加工。 忙了一早上,许听终于做好了十几个小蛋糕。她先装了一份准备送给高老板,剩下的打算拿到新时代广场摆摊卖。装好蛋糕后,她便出门了。 在新时代广场门口的一棵树下,许听把蛋糕整齐摆好。天气渐渐热起来,她怕蛋糕化掉,心里很着急。可她没法大声叫卖,只能找了块废纸板,写上 “低价售出,现做现卖”,还怕遇到不识字的人,特意在字后面画了几个不同形状的小蛋糕。 可一个小时过去了,许听才卖出两个。天越来越热,她急得在原地来回走,看到路过的行人,就举着纸板跑过去,可大家大多会摇手拒绝:“不买,谢谢。” 说完便匆匆走开。许听这才反应过来 —— 自己不该早上来卖,谁会大清早吃蛋糕呢? 她正叹气,耳边忽然传来一道清澈如泉水的声音:“许同学,这是打算弃文从商啊?” 许听抬头一看,是江頖!眼睛瞬间亮了 ,她可以让江頖帮忙叫卖,这样肯定能吸引更多人。她怕江頖走掉,赶紧用手语比画,又指了指纸板,其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“我需要你的帮助”。 这两个星期,江頖几乎天天看《中国手语》,眼睛都快熬瞎了,这会儿一下就看懂了许听的意思。他挑了下眉,嘴角微微上扬,清了清嗓子问:“怎么帮?” 许听见有希望,连忙把纸板递到他面前,指着上面的字,用手语说: “叫卖”。 “那你怎么报答我?” 少年眼里满是笑意,盯着许听问道。 许听把手放在嘴角下轻轻点了点,陷入了思考。江頖的目光却深沉下来,落在她饱满的嘴唇上。 “把纸板拿来。” 江頖忽然说。 许听一脸疑惑,但还是赶紧把纸板递了过去,满眼期待地看着他。 江頖拿着纸板走到广场中间,大声喊:“新鲜小蛋糕,刚出炉的,便宜卖啦!” 没几分钟,就围过来一大群人,有人问:“帅哥,这蛋糕怎么卖啊?” 现场一下子热闹起来,江頖耐心地指着许听的摊位说:“大家可以到那边摊位看看,喜欢哪个款式,下面都标着价格呢。” 没过多久,许听的小蛋糕就被一扫而空。她握着手里沉甸甸的钱,数了数,居然有将近五十块钱!少女眼角眉梢都染着笑意,眼睛里满是对江頖的感激。 江頖看着她,喉结动了动,忽然低下头,在她嘴角轻轻亲了一下,说:“这个,就当是报答了。” 一阵微风吹过,许听的耳朵里只剩下自己 “咚咚咚” 的心跳声。她惊慌地仰头看向江頖,手紧紧攥着钱,耳朵悄悄红了,嘴角微微张开,却不知道该说什么。 江頖见她这模样,无奈地笑了:“笨,怎么像个呆瓜一样。” 许听听完,赶紧把钱收进衣服口袋,眉头微微皱起,用手语辩解:“我不是。” 江頖没理会她的辩解,笑着问:“怎么突然想起摆摊?你最近很缺钱?” 许听点了点头,用手语比:“我和朋友约好一起去海洋馆。” 江頖听完,脸色瞬间变得复杂:“约了纪舒拧?怎么不约我?” 许听眉头微蹙,犹豫了几秒,用手语给出一个让他无法反驳的答案:“你不让我去找你。” 江頖无奈地挠了挠头,语气软下来:“下次记得先约我,知道了吗?” 许听点了点头。 两人收拾好摊位,并肩离开。阳光透过树叶洒下,树荫将两人笼罩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。江頖偷偷瞥向许听 ,她的头发被风吹得轻轻飘动,耳蜗的轮廓贴在耳旁,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,目光直视着前方,完全没察觉他的视线。 江頖想起住院的那两个星期,床头柜上总会莫名其妙多出几块饼干,每天的形状还不一样。 他其实一直都知道,许听每天都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