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:紅塵輾轉與宿命對決
第三章:紅塵輾轉與宿命對決
自那場邊村慘劇後,蘇清晏踐諾娶林素娘爲妻。起初是爲責任,然數年夫妻相伴,耳鬢廝磨,牀笫之間更是魚水和諧,情深意濃。林素孃的溫婉堅韌與全然信賴,漸漸撫平了蘇清晏因石巖之死而留下的創痛,兩人真正成爲了相依爲命的伴侶。幾年後,林素娘爲蘇清晏誕下一子,夫婦二人爲愛子取名 蘇念石,既寓含對石巖的深切懷念,亦期盼此子心志如石,堅毅不移。 幼子的降生帶來了無限喜悅,卻也讓蘇清晏的目光投向了更遠的未來。他深知,在這偏遠的山村,除了狩獵耕種,難有更大作爲,孩子們也難以獲得良好的教育。爲完成石巖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的遺願,也爲了自己骨rou的前程,他決心遷徙。幾經勸說,終獲族長與長老首肯。在全村人依依不捨的送別中,蘇清晏帶着林素娘、蘇念石以及石巖的兩個兒子,告別了生活十餘年的石家村,前往大宋都城——開封。 其時正值真宗景德年間(約1010年)。蘇清晏於開封城內擇一妥當鋪面,開設了一家醫館,取名 “濟世堂”。憑藉其數百年積累的精湛醫術,無論疑難雜症或是陳年痼疾,往往藥到病除,“濟世堂”很快便聲名鵲起,求醫者絡繹不絕,家道日殷。 蘇清晏並未忘記對石巖長子的培養。在孩子出生的時候蘇清宴給這孩子取名 石繼業,期望其能繼承父志,光耀門楣。他不僅請來名師教導其詩文經義,更見其天資聰穎,筋骨強健,便擇機將自身絕學“參合指”傾囊相授。石繼業亦不負所望,文才武略進步神速,十九歲便高中三甲同進士出身,蘇清晏與林素娘欣慰不已。 石繼業感念繼父養育授藝之恩,機緣巧合下,求得少林寺不傳之祕《十二關金鐘罩》手抄本,鄭重贈與蘇清晏。他知蘇清晏自身武功已臻化境,不練此功,但仍懇請其收藏。蘇清晏深感其孝心,將此珍貴祕籍帶回樂山凌雲窟,以特製楠木匣密封,藏於一隱祕之處。 此後,石繼業官運亨通,竟一路考中一甲狀元,更因在宋遼邊事上屢立功勳,官至橫班正使,深受宋真宗與太子器重,後官拜太尉,權傾一時。然而,權勢的膨脹逐漸侵蝕其心。他開始視蘇清晏爲贅疣,認爲自己所獲的一切皆源於母親林素孃的“犧牲”,對蘇清晏日漸怠慢,言語間多有不敬。 林素娘雖容顏在蘇清晏的醫術調養下未見衰老,反添成熟風韻,但她心始終繫於蘇清晏身上,見兒子如此,心痛不已,屢次維護。蘇清晏何等智慧,早已看透人心易變,深知“繼子難比親兒”,呂不韋尚不能掌控嬴政,自己又如何能奢望石繼業永懷感恩?他心灰意冷,卻不動聲色,主動攜幼子蘇念石搬回“濟世堂”居住,將一身醫術悉心傳授給親生兒子,盼其將來能憑此安身立命,護佑其母。 爲防萬一,蘇清晏更將另一絕學“斗轉星移”盡數傳於蘇念石,嚴令其非生死關頭不得顯露,務必謹守祕密。 然而,樹欲靜而風不止。石繼業權勢熏天,竟不知以何代價,與那神祕莫測的**大當家笑傲世、大魔神笑驚天兄弟搭上了關係!蘇清晏隱隱察覺危機逼近,那種被毒蛇盯上的寒意再次涌現。他心知此番劫難恐難避免,當機立斷,安排蘇念石遠走遼國,隱姓埋名,囑其無論如何不可回來,只在安全時設法探望母親。 該來的終究來了。一個電閃雷鳴、暴雨傾盆的開封之夜,蘇清晏的“濟世堂”被重重包圍。石繼業親自帶隊,麾下甲士如林,更有笑傲世、笑驚天這兩大絕世魔頭壓陣!他們的目標明確——蘇清晏不死之身的祕密,以及他那身精純無比的內力修爲! “蘇清晏,獻出你的血rou與功力,助我等長生不死,可留你全屍!”石繼業的聲音在雨聲中冰冷徹骨。 一場慘烈無比的圍殺就此展開。蘇清晏將畢生所學催至極限,菩提金剛指、斗轉星移、參合指三大絕學首次同時施展。但見指風凌厲如驟雨,氣勁挪移似漩渦,他身形在千軍萬馬中穿梭,指勁所至,官兵人仰馬翻;斗轉星移運轉間,無數箭矢刀劍被反震而回。奈何對手不僅人多勢衆,更有笑傲世的“萬道森羅”與笑驚天的“混天四絕”兩大魔功聯手夾擊,威力撼天動地。 蘇清晏邊戰邊退,渾身浴血,衣衫盡染。他特別以“菩提金剛指”護住周身要xue,這門被他改良至大成的指法勁力早已渾圓如一,不泄分毫,成爲抵禦吸功邪法的最後屏障。然而在激戰中,他不得不分心施展“參合指”禦敵,又以“斗轉星移”化解四面八方的攻勢,這兩門絕學的內力卻如決堤之水,被笑傲世的“萬道森羅”與石繼業貪婪地吸取。 就在千鈞一髮之際,彷彿天意震怒! “喀喇——!!!” 一道前所未有的巨大紫色閃電,撕裂漆黑天幕,竟不偏不倚,直劈石繼業與笑氏兄弟頭頂!這天地自然之威,豈是人力所能完全抗衡?縱然三人武功通神,亦被這煌煌天雷打得氣血翻騰,周身麻痹,一時難以動彈。 蘇清晏於恍惚中見得此景,求生之念勃發!他凝聚起“菩提金剛指”最後一絲保留的本源之力,凌空一指,擊斃一名騎兵,奪其戰馬,用盡最後力氣伏於馬背,衝入茫茫雨夜。 這是蘇清晏第二次經歷功力盡失的痛楚。數百年前,他的般若金剛指被大當家吸去,如今歷史重演。隨着內力飛速流逝,他的動作漸漸遲緩,氣息越發紊亂,終是力竭不支,倒在泥濘之中。 身後是敵人的怒吼與雷鳴的交織,他憑藉着不朽意志,一路向西,歷經幾日幾夜不眠不休的逃亡,終是憑着記憶,再次遁入了那處能給予他最後庇護與希望的——樂山凌雲窟。 更痛徹心扉的,是那源於至親的背叛。在這與世隔絕的洞窟中,他將再次蟄伏,舔舐傷口,等待着未知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