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眼看书迷 - 经典小说 - 凤隐为朝(np,h)在线阅读 - 小皇帝见国师

小皇帝见国师

    

小皇帝见国师



    李徽幼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撞击,镜中映出她苍白的面容,和身后那张看似温柔实则阴险的面庞。

    她看着镜中的皇后,声音狠狠地又带着一丝孤注一掷的清醒:“朕要一把……”她顿了顿,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间挤出似得:“一把能杀死摄政王的刀。”

    汪瑟怜凝视着镜中她决绝的倒影,那双莲瓣眸子里非但没有怒意,反而漾开一丝极其细微的欣赏。

    好啊,真好,傀儡也想翻身做主了。

    他再次俯身,唇几乎贴上她的耳廓,温热的气息拂过她敏感的肌肤,声音低沉而充满诱惑,如同恶魔的低语:“好,我们夫妻一体,陛下的愿望就是臣妾的心愿。”

    他应得轻描淡写,他的指尖,顺着她脊骨的线条缓缓下滑,激起她发出无法抑制的颤抖,最终停留在她紧绷的后腰,汪瑟怜搂住她的腰肢,镜中他笑得温柔:“陛下的所爱的便是臣妾所爱,陛下所恨也是臣妾所恨,臣妾必然不会辜负陛下所愿,”他的声音甜腻如毒药,带着将她彻底拖入深渊的诱哄,他吻了吻李徽幼的纤细脖子:“这天下是陛下的,臣妾也是陛下的。”

    李徽幼笑了笑,赏赐一般亲了亲皇后的唇角以示恩宠,心里却恨皇后以下犯上对她动手动脚。

    花红柳绿四月天,雨歇云散,空气清冽,带着湿润泥土与草木的鲜活气息,积水尚未完全退去,挂在飞檐翘角上的鎏金宫铃在一阵风拂过发出铃铃碎响。

    就在这一片澄澈之中,十二道宫门次第而开。

    两列身着素白道袍的童子,手持拂尘,面容肃穆,步履轻盈,随后,是护卫的禁军,甲胄在雨后初阳下闪着冷硬的光,却都屏息凝神,不敢有丝毫怠慢。

    最后,一乘由四匹毫无杂色的白马所拉的素车,缓缓驶入宫门。

    车驾之上,那人端坐如松,一头流泻着月华清辉的银发,发冠仅以一根简单的玉簪固定,他身披玄色道袍,广袖在微风中微微鼓起,仿佛携来了山间的云雾与梵唱的余音,面容清俊非凡,眉宇间却比离去时更添几分勘破世情的淡漠,那双异于常人的琥珀色眼眸,平静地望向前方。

    他没有看向任何沿途跪拜的宫人,也没有在意那些从殿宇窗棂后投来的、混杂着敬畏与好奇的目光。

    车轮碾过湿润的青石板,发出辘辘的轻响,在寂静的宫道上显得格外清晰。

    阳光破云而出,洒在他身上,那身玄色道袍上的金丝银线刺绣折射出细碎而神圣的光华,使他整个人仿佛笼罩在一圈朦胧的光晕里。

    他没有直接去觐见皇帝,也没有前往任何一处殿阁,而是命车驾停在了宫中最高的观星台下。

    他缓缓抬首,望向那高耸入云的塔尖,目光悠远,仿佛在丈量天与地的距离,也仿佛在审视着这座皇城上空,那无形却涌动的气运。

    早有宫人一路小跑着前来,恭敬地匍匐在地:“恭迎国师大人回宫!陛下已在太仪殿等候,请问国师……”

    他微微抬手,止住了内侍监后续的话语。声音清泠,如玉磬轻击,不带丝毫人间烟火气:“告知陛下,三日后,臣自当觐见,详述六台山上祈福之事。”

    说完,他不再多言,转身,拾级而上,那玄色的身影一步步融入观星台高大的阴影之中,如同水滴归于瀚海。

    他带回了六台山的清风与祷祝,也带回了足以让整个朝野上下屏息等待的关乎国运的谶言,雨过天晴,带来的并非仅仅是明朗,更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前的,极致宁静的压迫感。

    观星台高阁之内,檀香袅袅。

    国师静立于巨大的星图之下,玄色道袍几乎与四周的昏暗融为一体,唯有袍角银线刺绣的星辰,在透过窗格的天光下幽幽闪烁。他并未点燃烛火,只是缓缓闭上双眼,修长的手指在袖中无声掐算。

    霎时间,灵台一片空明。

    他看见的,并非具体景象,而是一片氤氲蒸腾的气运之海,笼罩着下方的宫城。

    在那片混沌之中,一道原本应璀璨夺目的紫微帝星,此刻光华却显得晦暗不明,被几道浓浊的、带着血腥与欲望的暗红之气死死纠缠、侵蚀,如同被蛛网缚住的凤鸟,挣扎间,羽翼零落——那是李徽幼的命星。

    他眉心几不可查地一蹙。星象显示,她的劫难,远比他离去前更为深重。

    那暗红之气中,一道属于李靖昭的权煞之星炽烈如血日,霸道地试图将紫微星完全吞噬,李靖昭果然是觊觎帝位的乱臣贼子,而另一道则诡谲难明,似柔似刚,带着隐秘的粘连与窥探,如同月光下的蛛丝,悄无声息地萦绕在帝星之侧,那是属于凤仪宫的方向,难不成陛下娶了个祸乱朝纲的妖后。

    他倏然睁开眼,浅色的瞳孔里掠过一丝极淡的波澜。

    他行至西侧窗边,目光穿透虚空,精准地落向太仪殿的方向,无需亲眼所见,他已能感知到那殿宇上空凝聚的、混杂着恐惧、屈辱与一丝不甘顽强的复杂气息。

    他抬手,指尖轻轻拂过窗棂上残留的雨滴,触感冰凉。

    “陛下……”他低声自语,清冷的声音在空旷的高阁内回荡,带着一丝几不可闻的叹息。

    并非他有意拖延,也非故作姿态,而是他带回的“谶言”,需要这三日时间来酝酿,需要那龙椅上的人在焦灼的等待中,更清晰地感受到自身的危局与他的不可或缺。

    他在等一个最恰当的时机,如同等待星轨运行至最精准的刻度。

    届时,他带给她的,将不仅仅是六台山的祈福祝祷,更是一线于这泥泞黑暗中,堪堪可以抓住的一线生机,又或许是更危险的契机。

    他收回目光,转身重新没入星图的阴影里,如同投入棋局的执棋者,开始推演下一步的落子,将那份深藏的担忧,化为最冷静的筹谋。

    三日后,太仪殿。

    金色的阳光透过琉璃窗,在光滑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彩色光柱,李徽幼端坐于龙椅之上,一身明黄龙袍,衬得她脸色愈发苍白,精致的面孔是挥之不去的疲惫。

    殿门无声开启,一道颀长的玄色身影逆光而来。

    国师步履从容,宽大的道袍袖摆拂过地面,宛如流云。他依旧是一头流泻的银发,面容清俊得不似凡人,他生的本就俊美无双,有帝国第一美男子的美称,只可惜这美男子出家当道士去了,他的师父给他算过说他命格贵重,只能嫁给世间最有权势的女子。

    当时众人听了只觉得可笑,一个男人怎么能用嫁,难不成这如圭如璋的俊美非凡的男子要入赘,可谁是天底下最有权势的女子,先皇倒是有个jiejie,可人早已作古,他就算想嫁也嫁不了呀。

    他师父并未说话,只是淡淡说了句天机不可泄露。

    行至御阶之下,他微微颔首,算是行了礼,姿态疏离却并不显倨傲。

    “臣,参见陛下。”声音清泠,如同玉石相击,瞬间打破了殿内凝滞的空气。

    “国师一路辛苦。”李徽幼的声音保持着平稳,指尖却在袖中微微蜷缩,“六台山祈福,可还顺利?”

    “托陛下洪福,一切皆宜。”他抬眸,那双浅色的瞳孔平静地看向她,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,“山中清寂,倒是京城,似乎颇为热闹。”

    他话语中的意味深长,让李徽幼的心猛地一沉。

    “国师何出此言?”

    他没有直接回答,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她过于挺直的脊背,以及那脂粉也难以完全掩盖的眼下的淡淡青黑。

    “陛下近来,睡得可好?”他忽然问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。

    李徽幼呼吸一窒。那些被噩梦纠缠的夜晚,那些无法宣之于口的恐惧与屈辱,仿佛在这一问之下无所遁形。

    她强自镇定:“尚可。”

    国师微微颔首,不再追问,转而说道:“臣于山中,夜观星象,见紫微星光华摇曳,为阴霾所蔽,陛下身边,小人环伺,龙体欠安,国运亦受其扰。”

    他的每一个字都说得极缓,极清晰,如同重锤敲在李徽幼心上。她放在扶手上的手,指节微微泛白。

    “阴霾何在?小人又是谁?”

    国师却话锋一转:“星象示警,然天道五十,大衍四九,人遁其一。总有一线生机。”

    他上前一步,距离拉近,他身上那股清冷的、混合着檀香与山间雾霭的气息隐隐传来。

    “陛下,”他注视着她的眼睛,声音低沉了几分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您可知,真正的困局,有时并非来自外部的刀剑,而是源于内心的枷锁,与不得不仰仗的依靠。”

    李徽幼的瞳孔骤然收缩。他在暗示什么?

    他知道了多少?

    “国师你到底想说什么?”李徽幼强装镇定,她的声音带上了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微颤。

    他静静地看了她片刻,那目光仿佛在评估,又似在权衡。最终,他缓缓道:“陛下若觉身陷囹圄,不妨想一想,何为真正的力量?是至高无上的权柄,还是能够打破规则,重塑规则的能力?”

    他微微欠身:“言尽于此。陛下若有所需,臣随时可在观星台等候。”

    说完,他不再多言,如同来时一般,转身离去,玄色衣袂在晨光中划过一道优雅而神秘的弧线。

    殿内重归寂静。

    李徽幼独自坐在空旷的龙椅上,回味着他最后那句话,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。